自我國臨儲政策啟動之后,農業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快速增加,玉米價格持續走高,導致玉米生產走向過剩,在此背景下,農業產業去產能勢在必行,尤其是非優勢產區調減玉米種植面積。
2016年5月,農業部提出,預備5年內減少500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大豆面積4000萬畝,還要實施提升牛奶質量、鼓勵雜糧雜豆和馬鈴薯生產的改革。
此外,商品期權、期貨以及現貨三者相結合,還可以設計出更多個性化、多樣性的風險管理組合工具,更有利于降低現貨企業經營風險,助力農業企業去產能、去庫存。
結合國外其他期貨交易所來看,大部分的農產品期貨品種已經上市了對應的期貨期權可供交易,所以我國還應逐步發展和完善農產品的期貨期權品種的交易,為農產品市場風險的分散和對沖提供新型工具。2016年“一號文件”也提出,要“創設農產品期貨品種,開展農產品期權試點”,這表明新形勢下需要進一步探索運用農產品期貨期權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措施,以增強農業企業在市場化進程中抵御風險和精細化風險管理的能力。
期權更有助于規避持倉風險
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可以規避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但農業企業即使通過期貨套期保值,也會因為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心理上、資金實力上所承受的重重壓力而可能被迫過早平倉。但是,如果此時購買的是期貨期權,就完全省去這個擔心。由于期權的買方只須在購買時一次付清權利金即可獲得對應期權的持續持倉,因此在期權到期日之前,無論市場如何波動都不再需要追加任何資金。
面對市場波動,作為期權買方的農業企業,一方面避免了資金上的壓力,另一方面只要根據交易需求買入對應行權價格的期權,就不必擔心受到市場一時波動的干擾,心理上的顧慮可以打消。對于事務繁忙且缺乏期貨交易人才的農業生產企業而言,期權的優勢在于即使幾個月不去管理這部分持倉,即使錯過了最佳贏利時機,也不用擔心會因此而遭受到意想不到的損失,因為作為期權買方在購買期權合約之時就已經將可能發生的最大損失鎖定在權利金的范圍之內。
期權更有助于適應農業市場變化的需要
與期貨相比,期貨期權具有價格便宜、風險有限的特征,農業企業可以放心地將更多的資金用于購買期權合約,或者用同樣數額資金購買比期貨合約更多的期權合約,而不必擔心會有被迫追加保證金的風險。這就尤其適合農業企業對風險管理的需求。同時,期權還向市場提供了同一標的不同行權價格及方向的一系列合約,因此農業企業可以根據市場變化的需要,利用不同行權價格、買賣方向合約的持倉相互搭配組合,實現限定風險的同時降低資金成本。
期權更有助于實現精細化風險管理
期貨合約買賣價格波動幅度有限,若投資者預期的價位沒有出現,則需要持續等待,這勢必增加了農業企業在現貨市場上的風險,因此期貨市場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度,而期權市場則可以為農業企業提供更廣闊的對沖空間,期權合約在某一時點上同時存在多個行權價格可供選擇,農業企業無需等待即可選擇適當的行權價格入市,便于實現風險管理的及時化和精細化。
期權更有助于轉變農業生產的經營方式
期權為農業企業提供了多方位的新型生產經營管理方式,引導企業通過研究期權價格趨勢性波動,進行原材料采購管理、生產管理、庫存管理、銷售管理以及增減產等一系列重大生產經營的戰略決策,并使企業可以借助期權進行風險對沖,保證農業生產收益的穩定性和發展的持續性,使期權更深層次的服務農業生產。
期權更有助于提升農業企業風險管理效率
期權只要求賣方履約,買方沒有履約義務,而且只需要一次性支付期權權利金,沒有追加保證金的煩惱,這對于現金流并不充裕且期貨操作人才相對缺乏的農業企業來說,更容易接受和操作。因此,期權為農業企業提供了相對可靠的風險規避工具,有利于企業預先鎖定產品最低收益,并保留價格上漲的潛在收益,進而大幅提高在“新常態”市場環境下的競爭能力。